咨询电话
400-123-4567
手 机:13988999988
电 话:400-123-4567
传 真:+86-123-4567
邮 箱:[email protected]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 话:400-123-4567
传 真:+86-123-4567
邮 箱:[email protected]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微信扫一扫
第七届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在比利时举行
作者:365bet体育日期:2025/10/26 12:30浏览:
人民网布鲁塞尔10月25日电(记者牛瑞飞)第七届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CBSTES)24日在比利时鲁汶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比科技园(CBTC)和旅比华人专业人员协会(ACPB)共同主办,并得到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的支持。会议还批准中国驻欧盟使团正式使用“中欧建交50周年”官方纪念标识。这不仅是对大会持续推动中欧科技创新交流的认可,也标志着大会在促进双方科技互信与合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9年以来,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已成功举办六届,并逐渐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中比科技界的专业交流平台。大会以“智能、生命、共创:中欧建交50周年中比生命科学合作与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融合与创新,旨在推动科研机构与产业界构建更高质量的合作合作生态。和创新平台。会议吸引了来自中比两国的政府机构、大学、科研院所、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以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企业和专家130余人参加。这充分展现了锅的活力和活力中比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科技合作的内涵。会议设置了主题演讲、人工智能产学研合作圆桌会议、中欧生命健康创新转型论坛“光谷清东汇”、人工智能与健康驱动创新、青年学者创新交流等六大板块。内容涵盖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共享,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格局。中比科技园执行主任罗玉成先生在开幕式上表示,中比科技百人交流理事会是连接中比两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界的重要合作项目。他强调,这已成为一个平台。他表示,“AI for Life”不仅代表了技术变革的趋势,也体现了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融合带来的跨界创新机遇。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他提出,科技合作的进步离不开支持跨学科合作和跨国互信。罗玉成表示,作为“中欧绿色科技创新通道”,CBTC将持续致力于为中比企业和科研机构构建共享创新生态系统,带动更多科研成果走上合作转化之路,帮助双方在生命科学、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互利共赢。詹在讲话中根特大学公共卫生教授、旅比华人专业人员协会会长卫宏反思了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自举办以来在促进科技合作、对话和汇聚创新资源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他介绍了ACPB在科技交流、人文联通、专业界联通等方面的桥梁作用,表示会议为专家、企业代表、青年学者打造了一个“共享、互学、交流、共创”的开放平台,鼓励与会人员通过交流拓展未来合作空间。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临时代办李岩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视为推动现代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和国际合作。中比两国在生物医药、绿色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国在科研开发、技术转让、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他强调,中国愿与包括比利时在内的各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科技创新,造福人类福祉。此次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顺应当前合作机遇,为深化互信、凝聚共识、扩大伙伴关系搭建了重要平台。使馆将继续支持两国科技合作。比中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席德威特回顾了会议的过去和组织者。高度赞赏他表示,经过七年的成长和贡献,近几十年来,中国在专利、科研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欧洲的创新接受国转变为全球创新引领者。他强调,比利时拥有优秀的大学和研究中心,是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理想平台。 CBTC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友好的、文化和语言智能的环境。面对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绿色转型等全球共同挑战,中欧在学术交流、人才交流、产业合作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根特大学东亚平台主任、比利时皇家弗拉芒技术与科学院院士吕克·特尔维介绍了根特大学40多年来对华合作的深厚基础,强调了根特大学东亚平台的战略核心作用。自2006年成立以来,中比学术合作一直是中比学术合作的亚洲平台。在中比建交5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之际,本次研讨会再次展现了中比科技创新合作的广阔空间。组委会表示,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推进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深化务实开展成果转化、政策协调和人员合作。
相关文章
- 2025/10/26第七届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在比利时举行
- 2025/10/2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门石油
- 2025/10/24全国图书馆纷纷启动“安抚举措”,解决
- 2025/10/23分歧显而易见:俄美总统会谈计划被搁置

